当前位置:酷酷问答>百科知识>探秘台北故宫

探秘台北故宫

2024-11-17 14:54:17 编辑:zane 浏览量:608

探秘台北故宫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探秘台北故宫

探 秘 台 北 故 宫

其实台北是一座怀旧的城市,初识台北,与想象中差距很大,想象中当年的亚洲四小龙之一应该像香港般繁华,至少也应该是高楼林立,现代化气息浓郁,但眼前的它却有些沧桑,而这种沧桑带来的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内涵,却是一些繁华的都市永远也无法拥有的,这样的一座城市里,有一处逢到台北的必去之地——台北故宫博物院。

中国共有三个博物院,北京故宫、沈阳故宫和台北故宫,导游在车上给我们介绍台北故宫的第一句导游词就是:“北京故宫看建筑,台北故宫看文物。”台北故宫在1965年兴建完成,其典藏精品都是来自北京故宫的皇室收藏,原来都在北京紫禁城、热河避暑山庄以及沈阳故宫里,只供皇帝、皇族赏玩,寻常百姓更是无缘一见。1932年日军侵华,这些宝贝从全国各地被分批南运,5522箱顶级国宝一路辗转漂流到台湾,其实它们的第一个收藏地点并不是台北,而是在台湾中部的一个小镇——雾峰乡,等台北故宫兴建完成后,流落了30济南的珍藏品才算是真正的尘埃落定,有了一个家。院内收藏有自北京故宫博物院、南京国立中央博物院、沈阳故宫、热河行宫、中国青铜器之乡-宝鸡运到台湾的二十四万余件文物,所藏的毛公鼎、散氏盘等商周青铜器,历代的玉器、陶瓷、古籍文献、名画碑帖等皆为稀世之珍,展馆每三个月更换一次展品。

台湾之游,我信誓旦旦地要去一见的当是台北故宫博物院,就同之前对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向往是一样的,有点谒见先贤的感觉。当然,亲睹它的三大镇宫之宝——毛公鼎、翠玉白菜、肉形石更是一种迫切需求。文化的需求虽说没有物质的需求那样关乎性命般重要,但却是不可或缺的,就像书籍和艺术。

游览故宫博物院是不允许拍照的,也不允许游客背双肩包,原因是因为怕双肩包背在身后,转身时容易碰到博物馆里的珍品,博物院里的工作人员很是认真,我就因为想背双肩包混入被果断拦下,众目睽睽之下去办理寄存包裹手续。所以为了不再被人家以不遵守规章制度对待,我忍着在游览期间没有拍一张照片,发誓要做一位守规矩的好游客。

进入馆内,工作人员发给我们每人一个耳麦,我们只可以听到我们的导游亲切低沉的介绍声,一路走来,人虽然很多,但却没有太多的嘈杂与混乱。而我也见识到了三大镇宫之宝,其中的翠玉白菜却是我感觉最为神奇,翠玉白菜是清代艺人巧妙地运用一块一半灰白、一半翠绿的灰玉雕成,把绿色的部位雕成菜叶,白色的雕成菜帮、菜叶自然反卷,筋脉分明,上面攀爬两只红色小息的螽斯虫。螽斯虫,属飞蝗科,俗名“纺织娘”或“蝈蝈儿”,善于高声鸣叫,繁殖力很强。在《诗经•周南》中有“螽虫”一篇是为祝福他人子孙众多的诗篇。这棵白菜和真白菜一样大,好像用指甲掐一下就会出水一样,增添了活意,令人叹服。在当时,白菜象征家世清白,螽斯虫则有子孙绵延之意,可以说这是件别有含义的嫁妆。而肉形石俗称红烧肉,也称东坡肉形石、东坡肉。顾名思义,是像肉之石,横看竖看,都像肉,像东坡肉,像红烧肉。此东坡肉形石色峰纹理全是天然形成,是一块天然形成的奇石。看上去完全是一块栩栩如生的五花肉块。“肉”的肥瘦层次分明、肌理清晰、毛孔宛然,相信初次看到它的人不会把它当成硬邦邦的石头,怎么看它都像是一块连皮带肉,肥瘦相间的东坡肉。无论是色彩还是纹理,都可以乱真。西周青铜器毛公鼎。1843年陕西宝鸡岐山出土,有着2800年的历史。毛公鼎通高53.8厘米,口径47.9厘米,净重34705克。其鼎口呈仰天势,半球状深腹,垂地三足皆作兽蹄,口沿竖立一对壮硕的鼎耳。文物界公认此物系西周晚期宣王(公元前827-公元前781年)时的一件重器,因其鼎腹内铸有32行关于“册命”毛公喑(yīn)的铭文,故名“毛公鼎”。铬文有32行、共497个字。迄今为止,毛公鼎是铭文最多的重器,自然便成了稀世瑰宝。当时的青铜器不但以质地、古旧程度论价,而且还按照铭文的字数加价,一个字可以加一两黄金。三大镇宫之宝外,印象最深刻的当属抗战胜利后从日本追讨回来的文物,是汪精卫送给日本天皇的礼物——木镂雕镶碧玉屏风。我对玉石一直有种特殊的情怀,最初知道有玉石这种东西还是从读《红楼梦》开始,《红楼梦》的开篇便通过女娲炼石补天,遗于青埂峰下的一块灵石幻化后进入红尘云游的事,点明全书讲的就是一块玉石的姻缘。东汉许慎《说文解字》:“玉,石之美,有五德……”人们赋予了玉石以德化行、人格化的内涵,使玉石成为君子的化身。这款碧玉屏风坐落在故宫博物院三楼的玉器展区,在精致的木雕框架中,镶嵌着许多碧玉薄板,美得令人窒息。可能因为它是被送给日本的礼物,所以散发着一种日式的装饰格调。在陈列着大量中国风格展品的故宫之中,它酝酿出了一种异国情调。 这件文物的原名是“翠玉屏风”,但后来被改成了“碧玉屏风”。从色泽上来看,它很像在云南省或缅甸开采出来的辉玉,所以被称为“翠玉”。但在后来,台北故宫通过光学鉴定发现,它是从新疆地区开采出的闪玉,故将其更名为“碧玉”。翡翠的名称非常复杂,像我这样的外行很难在短时间内弄清楚。文物会流转,并被政治与历史所捉弄,在各地进行巡游。这扇碧玉屏风就是出自中国,被送到日本,后来又回到中国,最后在台湾安了家。有谁能够想象得到,它在短短的100年时间里经历了如此频繁的迁移?有时,文物的命运比人的命运更加具有戏剧性。碧玉屏风就是一个典型。

这是一个有故事的地方,一个承载了厚重历史的地方,恍惚间穿越了历史的场合,眼前浮现出的是浩瀚的大海,巨大的轮船,成箱的文物,浩浩荡荡开始奔向它们的生命转折点,对历史向来不感冒的我,竟也被震撼了。

这是去台湾的必去之处哦

版权声明:文章由 酷酷问答 整理收集,来源于互联网或者用户投稿,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处理。如转载请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kukuwd.com/article/127441.html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