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学习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课《大海的歌》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本单元共5篇课文,都是以写景为主的课文。而写景,一个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表达作者对景色的喜爱和赞美之情。那么我们先看第一篇课文《大海的歌》,本课分两小节,分别是《大海睡了》和《海上的风》。
教学目标:
A.理解字词;
B.理解课文内容,分析大海不同情景下的特点;
C.领会运用的修辞和静动两种描写方式;
D.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E.朗读背诵课文,并仿写例句。
先结合问题,默读这两小节现代诗,读后讨论回答下面问题。
A.画出不理解的字词,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学生提出疑问,学生回答的方式来领会词语的意义;
B.分析这两首小诗,是否在描绘大海同一个特点?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不是的。第一首描写了大海的平静祥和,第二首描述了大海的神奇壮观。)
C.先用实例来让学生分析,静态和动态两种描写方法,然后让学生结合本文两首小诗来分析分别运用了哪种描写方法。
具体先来学习第一首,可以号召学生采用小组分工配图法。
A.配图。
风儿不闹了,
浪儿不笑了;
深夜里,
大海睡觉了。
B.提问:“不闹""不笑”“睡觉”分别是什么意思,你可以用什么通俗的词语替换吗?(不刮风了、没有波浪了、恢复平静了)
A.配图。
她抱着明月,
她背着星星,
B.“抱着明月”是怎样的景象?“背着星星”又是怎样的景象?(月亮倒影在海水中。把大海看成了一个女性,星星看上去较小,无法在海面上呈现出清晰的倒影;而且,满天的星星在大海的上面。)
A.配图。
那轻轻的潮声啊,
是她熟睡的鼾声。
B.提问:在这里“鼾声”是什么意思呢?运用了什么修辞?(潮声。比喻,把潮声比作鼾声。)
总结性提问:
A.这首小诗描写了大海什么时候的景色?你是从语句中哪个词语看出来的?(夜晚。“深夜“)
B.本首小诗运用了什么修辞?从哪些语句和词语可以看出来?(拟人。”闹、笑、睡觉、抱着、背着、她、熟睡“)
C.作者运用拟人的修辞有什么好处?目的是什么?(把大海平静的美描述得更生动形象。目的是为了充分表达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而这也是本首诗的中心所在。)
继续学习第二首《海上的风》,号召学生配图理解。
A.配图。
海上的风是花神,
它一来,
就绽开万朵浪花。
B.用一个词语来形容海风来临时大海的景象。(浪花翻滚)
A.配图。
海上的风是琴师,
它一来,
就奏出万种乐声。
B.用一个词语来形容大海的声音。(浪潮奔涌)
给文字配图。
海上的风是大力士,
它一来,
就送走万片渔帆。
A.配图。
海上的风是狮子,
它一吼,
就掀起波浪滔天......
B.用文中一个词形容海风来临时,大海的景象。(波浪滔天)
分析并回答问题:
A.对比分析四幅图画,在风的作用下,大海有什么不同?(气势不断增大)
B.本首诗,运用了什么修辞?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比喻和排比)
C.本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对大海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仿写语句。包括第一首诗的拟人句和第二首诗中仿写小段,如:
A.小鸟不唱歌了,蝴蝶不跳舞了,黄昏来临了,秋虫开始弹琴了。
B.海上的风是犀牛,它一怒,就翻江倒海,暴跳如雷。
板书,回顾总结课文,并反复朗读背诵课文。
布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