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冷面的做法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就像它的名字所指明的那样,中华冷面来自中国。1859年,迫于外国压力,日本执政的江户幕府在横滨附近划出一片区域专供外国人居住,性质跟当时中国的租界差不多。此时上海和香港的租界已经发展到非常可观的程度,许多外国商人从那里出发渡海到日本拓展市场,随行还有一些中国商人和苦力。中国人到了日本之后很快生根发芽,他们在横滨的聚集区后来成亚洲最大的唐人街。夏日炎炎,在没有空调,没有电风扇的时代,吃冷面就成了中国人最好的消暑方式。当时的日本,主要的面食是乌冬面和荞麦面,中国人带来了当地人为闻所未闻的碱水面,这种纤细、清爽、韧劲儿十足的面条最适合制作冷面,很快就让日本人欲罢不能,碱水面也就有了一些新名字“中华荞麦面”、“中华面”或者“拉面”。
1. 取一只直径18厘米的汤锅,加入1公升水,大火煮开后,把两只带皮带骨鸡大腿放进锅里,加上10克姜片,改用小火继续加热20分钟,关掉炉火后盖上锅盖继续焖30分钟。鸡皮和鸡骨能够起到一定保护作用,带皮带骨的鸡大腿煮出来的鸡肉更为软嫩多汁。
2. 等待的时间准备其它食材。首先是煎蛋皮,把两只鸡蛋打进一个碗里,加入3克白糖(大约1/2茶匙,1茶匙=5毫升)。
3. 用蛋叉搅拌均匀,如果蛋白和蛋黄混合不匀,煎出来的蛋皮颜色黄白相间,而且厚度不一,不太好看。
4. 因为搅拌时间稍长,蛋液表面漂着一层泡沫,这层泡沫也会破坏蛋皮的品相,去除泡沫的最有效办法就是过筛。
5. 看,泡沫全都被拦在筛子上。
6. 煎蛋皮曾经是一门需要长期苦练的绝活,不粘锅出现以后,绝活的光环就烟消云散了,成为商场里卖锅的促销员最热衷于表演的小把戏。取一只直径28厘米的厚底不粘锅,中小火预热到60摄氏度(把手指放在锅底,如果只能坚持3秒钟,温度就是60度,坚持的时间长,说明温度低,坚持的时间短,说明温度超过了60摄氏度,这是洋洋老公发明并且无数次验证的办法)倒入2克麻油(1/2茶匙),在锅底涂抹均匀。
7. 把蛋液缓缓倒进锅里,继续用中小火加热。蛋皮的凝固是个比较缓慢的过程,需要一些耐心。如果炉灶火力太大,蛋皮就会发皱扭曲,影响品相。等蛋皮表明充分凝固后,就把它取出来铺在盘子里自然冷却。
8. 把切片火腿切成4毫米宽的长条。
9. 先把黄瓜斜切成片,然后切成3毫米粗的细丝。
10. 把冷却好的蛋皮按照宽度切成三等份,然后叠在一起切成4毫米宽的细条。
11. 把煮好的鸡肉切成细丝。
12. 现在开始制作冷面的酱汁。冷面好吃不好吃,酱汁至少占50%的原因。中华冷面的调味非常柔和均衡,不会大量使用那些味道比较浓烈的调味料。这里用到的韭葱虽然样子跟大葱很像,但是味道却很淡,甚至比小葱还要淡一些。把100克韭葱葱白对剖后切成片,然后切成小丁。
13. 把15克生姜切成薄片,接着切成细丝,最后切成细末。
14. 将8克豆瓣酱细细切碎备用。日式料理对于外来的食材非常开放,只要他们认为能够提升菜肴的风味就会大胆采用,不管是西式的美奶兹酱还是中国的豆瓣酱。
15. 取一只玻璃碗,加入40克芝麻酱,然后加入切碎的豆瓣酱,再加入30克麻油,搅拌均匀。
16. 在酱汁碗里加入80克日式酱油、40克日式米醋、40克鸡高汤(就是前面煮鸡肉的汤)和30克糖,再加入切好的韭葱丁和蒜末,搅拌均匀,中华冷面的酱汁就做好了。酱汁放置一段时间后会分层,所以使用之前还要再次搅拌均匀。
16.至此,中华冷面的配料都准备好了,我们开始煮面。中华冷面用的是新鲜的碱水面,制作方法见这里。如果买不到,也不想自己做,可以用干的碱水面代替。如果不喜欢碱水面的味道,可以用荞麦面代替。
17.至此,中华冷面的配料都准备好了,我们开始煮面。中华冷面用的是新鲜的碱水面,制作方法见这里。如果买不到,也不想自己做,可以用干的碱水面代替。如果不喜欢碱水面的味道,可以用荞麦面代替。
18.取一只直径20厘米的汤锅,加入2公升水,大火烧开后加入10克盐,将一份碱水面轻轻放入锅中。煮面的时间与面条粗细有关,洋洋这里用的是1.6毫米见方的面条,煮1分30秒,这个时间比热汤面略长一些,因为后面要过冰水,如果沿用热汤面的时间,面条的口感就会偏硬。
19.将煮好的面条捞出来用清水冲洗,用手轻轻揉搓,使其表面清爽光滑。
20.待面条温度下降到室温后迅速浸入冰水中冷却1分钟,提升口感和风味。中华冷面的“冷”字指的是冰冷的冷,这样就是很少有餐馆在冬天还提供冷面的一个原因,毕竟实在太冷了。
。
21. 将冷却好的面条捞出来,轻轻抖动,甩掉多余的水分,因为这些水分会稀释酱汁的风味,所以水分甩得越充分,冷面就越好吃。把甩干的冷面放在碗里,铺上蛋丝、火腿丝、鸡丝、黄瓜丝和番茄。吃之前浇上酱汁,拌匀后就可以享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