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蛇和陆地蛇区别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水蛇是游蛇科锦蛇属的爬行动物,无毒,生活在淡水水里。陆地蛇在陆地生活为主,有毒。
水蛇有不同的颜色和图案,颜色和图案取决于它们的种类,背上有黑色条纹或斑点;水蛇有圆形的瞳孔,它们的鳞片感觉粗糙;水蛇有一个狭窄的圆头,长而细长的身体以及独特的颈部。
水蛇分为6种:
1、中国水蛇别称中华水蛇、泥蛇等,为游蛇科水蛇属的爬行动物,一般生活于平原、丘陵或山麓的流溪、池塘、水田或水渠内,生存的海拔上限为320米左右。
头小肚大,背面暗灰棕色,有不规则小黑点,腹面淡黄色,有黑斑,尾部略侧扁,全长达700毫米,背面土黄色,腹面黄色,每一腹鳞的前缘有黑斑。躯干圆柱形,尾较短。
2、铅色块耻水蛇俗名水泡蛇,为游蛇科水蛇属的爬行动物,生活于平原、丘陵或低山地区的水稻田、池塘、湖泊、小河及其附近水域,生存的海拔上限为980米,我国主要分布于江苏、浙江、福建、江西、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地。
全长350~474毫米,背面橄榄色,有铅色光泽,腹面白色,腹鳞两外侧及基部灰黑色,中央散以细黑点.躯干圆柱形,尾较短。
3、红点锦蛇别称水长虫、白线蛇等,为半水生性无毒蛇类,常见于河沟、水田、池塘及其附之排近。
全长在1000毫米以内,体重100-200克,背鳞平滑,头有3条“^”形黑斑,一条在吻背,穿过眼沿头侧向后,另2条在额部沿枕部向后,分别延续为躯尾背面的四条黑褐色纵纹,体前有4行杂有红棕色的黑点,渐成黑纵线达尾背,腹面密缀黑黄相间的棋格斑。
5、双斑锦蛇为游蛇科锦蛇属的爬行动物,体长700-1200毫米,背灰褐色,有深色哑铃状的横斑纹,体测的斑纹与背部的斑纹交错排列,头背有成对的黑色纹,眼后又一黑带直到口角,生活于山区丘陵扬陵敏地带,捕食蜥蜴、壁虎和鼠,卵生,分布于我国华北、华东的广大地区。
头略呈椭圆形,体尾较细长,全长1米左右,鼻孔大,呈贺形,头顶有黑褐色斑纹三条,躯尾背面具三条浅色纵纹。
5、双斑锦蛇为游蛇科锦蛇属的爬行动物,体长700-1200毫米,背灰褐色,有深色哑铃状的横斑纹,体测的斑纹与背部的斑纹交错排列,头背有成对的黑色纹,眼后又一黑带直到口角,生活于山区丘陵地带,捕食蜥蜴、壁虎和鼠,卵生,分布于我国华北、华东的广大地区。
6、水赤链游蛇又名水游蛇,昼夜均有活动,善游泳,捕到猎物后在水面吞食,以泥鳅、鳝鱼等为食,亦食蛙类及蝌蚪,有红黑相间斑纹,腹部偏红色,背部偏黑色,喜栖息与池沼及流速较缓河流边树根洞穴、水稻田埂鼠洞或鳝鱼洞穴中,冬季冬眠时常多只共存与一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