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产线上怎样做到更高效率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生产效率 productive efficiency是围绕生态系、群落、种群、个体等的物质、能量的转移效率。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态学中,但其内容是多方面的。
影响生产效率的因素:
1、销售部门漏下单
2、订单只有交货日,未设定加工开始日
3、紧急单或临时单太多,生产计划变更频繁
4、生产车间机器、模具故障,维修时间长
5、生产过程品质不稳定,频频出现返工或返修
6、生产部门没有进行完善的产能分析
7、采购物料时常延迟、采购品质经常不良
8、采购物料计划与生产计划不能协调同步进行
9、无外协加工日程计划表
10、产品技术变更频繁
一、瓶颈工序决定最大产能
众所周知,均衡是生产进度的重要保证,在10个环节中,只要存在一个环节效率低下,那么其它9个环节的努力都是白费。因此,抓住瓶颈工序的生产节拍,不断予以改善,是提升效率最重要的法宝如何有效解除瓶颈工序呢?常采用的解除瓶颈五步法:①.找出系统的瓶颈;②.规划如何挖尽瓶颈的潜能;③.给予瓶颈优先的资源支持;④.给瓶颈松绑(绕过、替代、外包);⑤.假如步骤四打破了原有的瓶颈,那么就回到步骤一,持续改进,重新寻找新瓶颈。
二、实施绩效、浮动工资
管理就是利益分配,分配得好就是双赢和多赢。“现场效率改善不是牺牲员工利益达成公司的利益,这样的改善注定会失败”。经验告诉我们,实施计件薪酬后,产能效率一般都能提升20%以上。计件本来就是一种合理的薪酬方式,它鼓励员工多做多得,这样不仅能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更能提高现场的工作效率,确保流水线不待料、断料发生,降低生产成本。
当然,实施计件薪酬,要重点解决以下六个问题:①.不良品返修、②.补制数量、③.新员工培训、④.计件单价核算、⑤.标准产能的合理化、⑥.生产线主管分工的合理性与公平性。等等。。
三,简单就是效率
在我们生产作业时,我们是否应考虑以下几个问题:1.做某个生产动作是否有必要?有没有更好的方法?2.为什么要在此处做?有没有更合适的地方?3.为什么此时做,有没有更合适的时间生产?
那么,就如何提高生产率这个问题,我结合自己工作现场的体会提出以下几点看法:
1.改良我们的作业生产习惯
保持良好的坐姿,使身体与工作台结合的更合理,有利于作业。
在生产过程中尽量使用双手从事生产工作。
操作范围内,尽量保持在短距离的移动,以提高时间利用率。
工作区域内,一定要保持清洁,符合5S规范要求。
2.合理分配工作场所,注意原材料摆放位置
手和手臂的运动途径应在正常工作区域内(正常坐姿手能够触及到的范围)。
如果必须用眼睛注意的工作,应保证有正常视野,能够看清作业点的状况。
工具和材料应置于固定位置,方便一次拿的到。也可将最常用、重复使用率高的材料放置就近处,按照材料装配顺序依次摆放生产材料。
3.工具和设备
工具和设备应放置在随手即可拿到的地方。
设计和使用简单的辅助工具或工装,使生产更顺利,更合理,方便作业。
4.材料搬运
为方便取拿,事先要有良好的设计。
是否考虑安排依重力原理设计一些工装将材料送使用地点。
预置和分类标明下一工序所需的材料和零件。
5.节省时间
工作时应保证工人精神集中,这样既能改善人工的迟疑或暂时停止的问题,同时还可避免造成安全事故。如烙铁烫伤,刀片划伤,物品砸伤等。
对我们工作时的动作进行分析,那些动作是必须的,那些动作是可以合并的,这样既能减少步骤,又能缩短时间。
四,智能制造
现代工业日新月异,新工艺,新材料层出不穷。
AR立体视觉,3D打印,智能机器人。等等。
也许未来的生产线上都是高科技。没有人在现场,都是远程按一下按钮而已。
那个时候,人类已经没有必要为生产效率而发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