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版“Lightman”带你解读《Lie To Me》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在美剧《Lie To Me》中,最大放异彩的就要数可以“看透你的心”的神奇“微表情”(Micro-expressions)了。其实“微表情”这个说法并不准确,这类研究也并没有Lightman那样神奇。
下面,就让中国版Lightman——中国政法大学微反应研究小组MEAG——帮大家解答一些热点问题。
微反应是什么?它是如何产生的?它和人的情绪有怎样的关系?
所谓“Micro-expressions”,指的不只是面部所出现的微表情,而是涵盖了表达、表现、词句等多种形式的“表达方式”。所以,它正确的名字应该是“微反应”,即“心理应激微反应”。
在受到有效刺激的时候,人类最初的反应绝大多数都是不受思维控制的,能够真实映射其心理变化和状态。当然,这些反应会很快被控制和修正,且动作幅度很小,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只着重研究这“最初”的微反应的原因。本能、习惯和情绪,都能够引起有效的微反应。而根据这些刺激源的不同,对这些微反应进行分类与总结,就可以建立起一套有效的微反应识别手段。这些反应主要包含三个方向:微表情、微动作和微语义。
靠微反应真的可以测谎吗?另外,微反应研究的意义是为了辅助测谎吗?
微反应就是读心术?当然不是,你要再说心理学是读心术0.618肯定跟你急……
对于微反应来说,研究人类的应激反应的目的是为了是找到比较靠谱的方向,然后以此为依据,继续挖掘有效的信息。换句话说:就是为了分析被试者的真实心理状态。而这个心理状态,也是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境来单独分析的。
在绝大多数国家的司法系统中,测谎结论都无法与物证相提并论。测谎仪(仪器类)最常见的应用是在侦查过程中,用于排除嫌疑人或者找到侦查方向。连这种有机器、有数据的“客观结论”都不能被认可为真实,更何况是被更多人质疑的主观分析方法呢?
实际上,我们目前所参与的真实案件,也仅仅是在分析嫌疑人心理和有价值的侦查线索,并不能用于确定什么结论。所以剧中的什么都能知道,也仅仅是Dr. Lightman个人的形象问题,他的结论也从未被直接用于裁定真相。
总之,所有的“测谎”,法理上都不能用于确定结论,一定要有物证的配合才能进行事实裁定。
欧美人的表情都很夸张,但微反应这套,对东方人同样有用吗?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到微反应的鼻祖保罗•艾克曼(Paul Ekman),他同时也是《Lie To Me》的顾问。
艾克曼最伟大的研究成就,就是亲身去新几内亚研究没有开化的原始人聚集部落,验证了人类通用的主要六种情绪的表达方式是共通的,这也是他毕生科研的高峰。他在达尔文的研究基础上,验证了惊、厌、怒、恐、悲、喜六种基础情绪的表达具备跨人种、跨社会的共通性。
我们亚洲人种在情绪比较饱满的时候,流露出来的表情形态与其他人种一样,只不过肌肉运动的幅度,可能略有不同。如果亚洲人试图努力做出跟白种人一样的面部肌肉运动幅度,也是可以做得到的,因为人类的生理结构和肌肉生理功能没有差别。
但因为社会文化、习惯的不同,亚洲人的面部表情和身体姿态确实趋于内敛。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当你赞扬一个美国人的时候,他不会出现羞涩的样子,并且很坦然的接受,因为他知道这是一种文明交流的规则:也许你是真的发自内心地承认我,但可能你只是客气一下,而我呢,只要大方的感谢你就好。
但是同样的这种刺激源,用在东方人身上,不管是男的还是女的,而且越在公共场合,这样的刺激源马上会引起东方人的退缩、收敛的反应。这样的反应源自羞涩或谦虚,然后表达“哪里哪里”,或者“您过奖了”,或者“您太客气了”。
所以说,同样的刺激源,在不同的文化社会里,确实会引发不同的反应。另外,同一个反应,确实也会代表不同的问题:西方人的扬眉毛,是一种很平常的动作,没有特定的含义。但是在中国,或者说亚洲人这种内敛的文化区域里,高高地扬起眉毛说话,代表的是一种偏高傲的自信,表意已经不仅仅是坦然了,而是偏强势的自我定位。正因如此,对于一些特定的动作和表达来说,仍然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境,进行区分。
我看完了《Lie To Me》,也试着读出朋友脸上的“微反应”,可是感觉不是很好用,这是为什么?
在《Lie To Me》中,每一个个案,都包括了不同的背景案情、人物关系、影响因素等具体的情境。更重要的是,每一个被测人所处的情境都不同,而Lightman提问题的方式,与方法也完全不同。
如果要非要用剧中的“经验”测谎,那就需要把上述信息全部总结下来,然后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完全一致的情境,才可以套用。当然,这显然不可能。所以,只凭Lightman在剧中的几句话,就判断你身边的人是否说谎,还是十分不靠谱的。
总结
作为《Lie To Me》的编剧,难度确实很大,编出来的东西逐渐失去了最吸引人的技术含量和知识,粉丝当然也就会少了。一部没有新鲜知识的普通造神剧,确实不太会吸引人。
相比而言,《犯罪心理》就不存在这个问题,虽然每集都是犯罪心理画像,但是每集剧情不一样,所以每集都很好看。这些剧情每一集都基于真实案例改编,所以不缺素材,用丰富的案子来表现科学的心理侧写过程,每一集都会有不同的亮点。这就是《LIE TO ME》巨大的缺陷,因为Ekman使用微表情进行实际测试的量非常小,实验量也不多,必然会遭遇到编剧无力的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