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酷问答>百科知识>【新生指南】上海大学新生指南

【新生指南】上海大学新生指南

2024-12-31 02:40:05 编辑:zane 浏览量:582

【新生指南】上海大学新生指南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新生指南】上海大学新生指南

想在上大混,你不得不知道的那些人,那些事

新生们好多肯定雄心勃勃,准备大学里大干一场。你可以在很多地方找到自己的岗位为之奋斗四年。然后当上各种“官”,在简历上写一笔,当然就我个人而言,这一笔无关轻重,重要的还是一种经历,一种能力的培养,一个拓宽自己交际圈的地方。

那么究竟学校里有多少学生参与的组织呢?应该说领域很多,让我尽自己所了解的为大家简单介绍下。

起点

临时联络员,又称临时召集人,简称临召,听着很2,但是这是很多很多XX长起步的地方,由于刚到学校,大家互相不认识,老师又很忙,所以需要一两位同学转发一下通知,或者在宿舍楼里穿插,一般情况是男女同学各一名,自主报名参选,大家反正互相都不认识,我认为这一次评选是整个大学最干净的了,就看你竞选演说如何,能不能让大家喜欢。有可能没人要当,就你一个人竞选,恭喜你就是你了。假设你当选了,事情很简单,老师有事就找你,然后你群发通知或者在楼里扫荡,这种事认真仔细就能完成。这份工作是一个很好的机会让你接触班里的每一个人,为发展人脉打下基础,要知道大学班级感念很淡薄,过个一两年叫不出班里同学名字没说过话的多得是,在这一点上你已经有优势了。

班委

班长团支书,其实这两个人地位差不多,很多时候做的事也差不多,具体一点,设计党团组织的事情团支书管的比较多,一些班内日常事务班长管的比较多,这两个人怎么选呢,当然也是公开选举,不过,基本上就是一男一女两位临时联络员了,道理很简单,选举时间一般在军训后期或者开学初期,你最熟悉的莫过于临时联络员或者你室友了,每个人室友不同,但是临时联络员是一样的,这样你就该明白了吧。当然也有某些联络员很不争气,短时间内的工作表现就被大家鄙视了,那样你就拜拜了。

其他委员,除了班长团支书,大学也是有班委的,宣传委员,生活委员啊等等,不过大多数时候形同虚设,因为日常事务基本有班长团支书包了,也就临时搞活动的时候让大家讨论讨论,一起发动群众下。当然,也有做的好的,比如学习委员,如果主观能动性强点,的确能起到使班级集体成绩上升这一神奇作用。班委也是选出来的,一般是军训期间的活跃分子,说白了就是混脸熟,大家认识你,当临时联络员表现不能让大家满意时,活跃分子最有可能成为班长和团支书。

楼管会

寝室长,默认一号床为寝室长,虽然也是形同虚设,没有任何实权,但是既然也算让你当个长,你就有责任保持宿舍整洁,维护好室友间关系,阿姨还是把你当回事的,会经常提醒你是寝室长,你对宿舍负有责任。

层长,顾名思义,每层楼都有层长,和室长一样,只不过管理区域更大了。

楼长,一楼之长,和阿姨联系密切,时不时还会参加社区工作会议,看上去满土鳖的,其实一幢楼很多人呢,管的人比学生会主席还多,当然你管别人,他们听不听是另外一件事了,一届新生,特别是住南区的新生,由于每幢楼容量都比新世纪大得多,所以楼长的数量也就很稀少了,物以稀为贵么。以上这些大多数是自己参选,阿姨决定,阿姨看到好苗子会鼓励你参加的,鼓励你的是她,决定的是她,你懂了吗?

自管会

在楼管会之上,有个自管会,就是社区自管会,说实话,具体什么结构我不是太清楚,不过去年我有幸参加了社区自管会组织的迎新志愿者,在各楼门口接待引导新生住宿,期间也接触了某任自管会主席(不知道现在是否连任),总体感觉还是不错的,这点上也看出自管会对同学们的关爱,大学本来就是自我管理的地方,由学生组成的自我管理组织相信能更贴近同学,况且今年大类招生,通归社区学院管理,社区自管会必能发挥史无前例的重要作用。

院会,院团委

干事,进去当然都是干事,干事就是干事的了,各种苦力场务,有些人觉得没意思,然后就渐渐消失了。

部长,干事虽然苦,但是还有些人挺下来了,他们积极参加各种院内活动,然后他们升到了部长副部长。到这一层可以有很多策划决定的机会,可以锻炼一定的管理能力了。

主席,表现出色,和老师关系好的那些部长副部长可以升主席副主席,总体来说,各院主席们关系还都不错,自称BOT,寓意自己像机器人一样,都是很忙很有能力的一群人。

由于今年大类招生,所以大一一年基本和你们无关了,大二分专业后可以考虑。然后这一系列的升迁,除了工作表现,和老师以及上级之间的关系也少不了,老实来说,院系有大小,小的院系学生会进去不值钱,人本来就那么点,大的院系学生会进去不容易,但是由于人多,招新面试工作就很难协调,有时候就看你一眼,不顺眼你就被刷掉了,吸纳的人才也不一定最好。

校学生会

在上海大学学生会委员会以及主席团的领导下,共设有七个不同的学生职能单位:办公室、人力资源部、宣传部、权益部、外联部、文体部以及学术部。

主席团学生会发展的定位与指引,统筹与协调学生会运作,与各基层院系及社团联联动。

其实就是升到主席不用做事了,统筹一下一些大项目,每周开个会,经常找不到人的,都是大忙人。但是升到这个位置不是那么容易的,基本都是超人级别的,很厉害。

办公室积极加强校、院系两级学生会之间的联系;起草主席例会会议流程系统化管理学生会财务及物资收集校学生会以及基层学生会活动资料归档并即时发布相关活动信息。

各种文档新闻稿,财务,都在看不到的角落默默奉献着,细心,有一定文笔更好,想出风头的别来这了。

人力资源部  整合校学生会人力资源,对学生会成员起到监管和培训作用,搭建起科学合理的学生会梯度。

其实没什么事,开学招新,新干培训,优干培训,结束时年会,平时人力资源调配。事情没几件,但都是重中之重,学生组织很大程度上都是考工作的人的素质带动的。适合细致,沟通能力强的人。

宣传部  传播校学生会文化和理念,塑造校学生形象和影响力,打造校学生会的品牌价值。负责为各类校级活动(含社团联)制定宣传策略、进行媒体公关和活动包装,负责校学生会信息化工作建设和网络等各宣传平台的运作。

各种海报传单设计,拍照片拍视频,都是帮别人默默做事,没有自己独立的活动,熟练掌握这些技巧的同学优先。

权益部长期负责学校各项提案工作。深化与职能部门的联动,切实维护学生权益。

主要就是学生部门两边跑,很容易夹在当中受气,需要踏实肯干,注意自己和领导的说话方式,但是如果能促成学校任何的一个小的改进,传承下去,使之后的人们受益 ,其成就感不言而喻。

外联部  加强与兄弟院校学生会的联系,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统一负责赞助的商定、恰定以及协议等事宜。

报名人数最多,竞争最激烈的地方,一般人都感觉这里最厉害,拉赞助的锻炼确实很大,但不是每个人都做得了,更多的还是各种联络,脸皮厚放得开绝对是必须的,外貌对得起群众就行。

文体部  整合校、院两级学生会及社团联文体活动资源,为各类校级大型文体活动提出活动策划,并执行主要策划内容。

这里也是大热门,搞的活动大家都看得到,十大歌手,金话筒等等,但是刚进去大多是场务,就是打杂的,其他部其实也差不多,踏实点做就好了,以后会有机会策划的。

学术部  整合校园学生学术活动,统筹规划,营造校园学术氛围。

会搞个学术巅峰大赛的东西,我不觉得有啥实质效果,一个学校学术气氛确实很重要,但是上大目前真心没有,虽然越来越好了,但和一些名校差距还是很大,期待你们来提升吧。

校会官网http://www.lehu.shu.edu.cn/k/sttw/2009-8/1777.html

校会的部长和主席比较有含金量,今年的主席团也比较给力,应该能一扫去年的颓势,但是整体年轻化地团队还是可能遇到经验不足的问题,指导老师也是新来的,但愿今年搞的好点。

社团联

社团联负责社团的管理,包括注册审批,组织集体招新等等。社团数量很多,管理确实有一定困难,比起校会,给人感觉似乎低了一截,其实两者平级的,进社团联的选拔要求不像校会那么高,肯吃苦肯干就行。其内部结构我暂时不是太清楚,等待进一步资料。其内部结构如下所介绍,由社团联之间提供!

社团联合会是联系校团委和社团之间的桥梁,是在上海大学团委以及社团联主席团的领导下成长起来的,共设有五个不同的部门:事务部、宣传部、外联部、社管部、培训部。

主席团 负责社团联发展的指引,统筹与协调社团联运作,与校团委、各个社团及校学生会联动。主席团每周会组织各部长副部长开会,商量社团联的工作事宜。

事务部 作为主席团的“秘书”,负责起草主席团例会会议流程、管理社团联财务及社团资料收集、会议记录、社团活动资料以及注册资料归档、发内部通知、管理微博宣传平台等。事务部还负责一部分人力资源的管理。具体操作是整合社团联的人力资源,负责社团联内部招新,社团联合招新,人力资源调配等的组织安排工作。事务部的事情比较枯燥但却有条理,是重中之重,需要工作细致,吃苦耐劳的人来带动整个部门的发展。

宣传部 宣传社团联和社团的文化和理念,提高社团对校园文化的影响力。负责社团联各种海报传单设计、拍社团的活动照片视频以及写新闻稿、整合社团和社团联的活动资料并作出电子杂志。宣传部需要有技术、有耐心的同学来为这个部门添上美的一笔。

外联部 加强与兄弟院校社团联的联系,积极参加外校邀请的活动,与兄弟院校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统一负责赞助的商定、恰谈以及协议等事宜。在外联部,沟通合谈判能力的要求是很高的。商洽过程当中,要有说服别人口才与勇气,这样才能更好地锻炼自己。

社管部 负责加强社团、社团联合校团委之间的联系;给社团发布社团联制定的活动消息,让社团有充分的准备来参加活动,主要用在春秋季的社团联合招新、十佳社团答辩、冬季社团注册等常规活动。社管部大多数是在跟社长打交道,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和沟通能力,给社长留下一个好的印象,加强社团联和社团的联系。

培训部 负责对社团联成员起到监管和培训作用,搭建起科学合理的社团联梯度。培训部是一个新成立的部门,成员主要是由历届部长或干事组成,由于历届部长干事比较了解社团联的内部事宜,对新干培训有一定的影响和指导。

校报

宿舍经常能收到免费的报纸,其中就包含上大自己的校报,很多文章的供稿都来自同学们,当然一些编排整理也是有校报的同学来的,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关注参与。看到自己的名字出现在报纸上还是挺令人高兴的,投稿入选貌似还有一定稿费,但是报社工作的同学什么待遇我就不知道了。军训期间会有个临时组织军旅之声,大家到时可以多多投稿。

校广播台

学校天天都有不同的节目播放,内容精彩,对播音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尝试,开学会有招新面试,当然,也欢迎写稿子弄设备的幕后人员。

校电视台

学校貌似还有个电视台,有时在某些食堂看得到,大多是一些采访,不知道是设备的关系还是人员水平问题,节目很没吸引力。

应该还有校记者团,和上述几个组织应该有密切合作关系。

校艺术团

挂靠在学校的艺术中心,有里面的老师指导排练,经常会有演出,包含合唱,管弦乐,打击乐,民乐,舞蹈等等各类团队,需要有一定基础才能进入,有兴趣特长的可以尝试。

校裁判团

貌似归体育学院管,学校许多比赛并不是由老师来做裁判,而是学生自己,为保证公平和一定专业性,其他项目有没有我不是很清楚,单就篮球这一块,我认识的几个学长都考出裁判的响应证书,有的可以裁整个上海市的比赛了,裁下咱们学院新生杯之类的,有点大材小用了,可能会有一定补贴,但可以忽略了,有考证想法的可以参与向前辈了解下。

各种校运动队

如果某些项目有一定水平,应该可以加入校队,两年的体育课有校队的专属班,有教练带,分数一般给的很高,此外还可以参加各种比赛,坚持下去,否则以前练了多年的东西大学一下子丢了很可惜。

JA-SCOPE

概括来说是个在校的训练营,每学期都有,还分神马MMB,CG营,看上去很高端的,没玩过,侧重点有所不同,不过总体偏向求职准备,会有些项目模拟,评价都不错,团队化的培养能收获不错的友谊。 核心圈子人员貌似工作前景一片大好

人才学院

不知道今年还有没有,基本上是很优秀的人才通过面试才会进入,一对一导师培养,这不是一个教学的学院,不管你学人文或者理工都无所谓,人才学院会组织各种活动来提升参与者的能力,其中的学员活跃在学校的各个角落,对成绩要求不是太高,但是有任何科目挂科立马开除。

成才服务中心

这是学校负责兼职的一个部门,不管是生活条件困难的,还是条件可以想锻炼下自己的,都可以尝试在这里找找工作,有很大一部分事学校内各个部门提供的,比如武保处巡逻,后勤检查教室设备,食堂收拾剩菜等等,当然也有一些校外的用人单位和学校联系,然后发布的。总的来说,工资不是很高,但是稳定,地方又近,也不会被骗。其中还有一部分学生可以加入到成才服务中心的管理当中,学校中的许多报刊亭是由学生管理的,很多家教信息也通归到成才服务中心,由一些学长学姐面试,同时加入进去可能会享受到一些更好的实习兼职机会。

社团

上大社团很多,但是做的特别好的比较少。很多社团连听都没有听过,更不知道他们在干啥,不过社团对交友起到的作用很大,培养了自己的兴趣,认识一群朋友,感觉还是很不错的。很多社团,特别是文体类社团,看上去感觉不错,活动搞得风风火火,事实上也就文体类的社团搞得活动参与度才高,简单介绍一下比较大众的社团。

桌游类,学校两个桌游社,4S和桌面推理,桌推公开的常规活动更多一些,4S偏向和一些友好社团玩在一块。

舞蹈类,学校有两个街舞社,CROSS和GRAVITY,因为不是内行,所以细节不是很清楚,但是总体来说还是竞争关系,双方也办过斗舞比赛,感觉还不错,进去有人教的,可以零基础,想学的精可能外面加课,学费自己考虑好。学校各种活动都常会邀请他们两个社团做表演嘉宾。学校还有民族舞的社团,比较低调,具体不可知。

音乐类,貌似有舞指音乐社,吉他社,摇滚社等,风格各异,以交钱学课程为主要盈利模式,如果能认识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学到点东西钱也不算什么了。每年都会有演出,感觉还不错。

体育类,学校乒乓球,羽毛球,桌球等等都有社团,主要以卖器材盈利,会费主要租借场地用。有的经常组织活动,有的什么都没,看情况吧。

主持人社和话剧社,招收有面试,有自己的小圈子,大多数是打杂的,但是如果能混入核心应该还不错,学校各类活动都有可能需要主持人社给予协助,推荐人选来主持,话剧社本身会参与校内外各种演出比赛,成果还不错。

笛箫社和武术协会,两个社团关系很好,因为同为传承中华精粹,每年会合作一部古装舞台剧,应该算是校内学生组织的最精彩的节目之一,可以零基础加入学习。

动漫社,除了最夺人的COS组,还有配音,手绘,道具等等其他组别,整个社团庞大,尺度也比较大。

摄影社,这年头大家单反越来越多了,爱好摄影的同学也是,整体来说社团运作的不错,经常组织外拍活动,而且门槛低,拿着卡片机也能入社,能互相交流学习。

社团什么架构,基本都有社团内部决定,社长和财务必不可少。这个头衔用处不大,但是管的人不好,社团基本废了。上大注册社团汇总http://bbs.lehu.shu.edu.cn/Article.aspx?aid=324064

各种志愿组织

许多学院都有自己志愿组织,比较多的以社团形式存在管理,有一些常规活动,在校园内外服务着,有些和校外单位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还有一些会由学校临时召集,比如世博会,泳联志愿者,最后还是分到各学院选拔,每个学院黑暗程度不同,选拔的标准掌握在老师手上。也有一些是学院牵头组织,向全校招募,比如管院这次组织了一批人在北门地铁站为新生引导,大家16号开始就能在地铁站看到了。

各种商业组织

说商业组织有些夸张,但很多组织现在看上去服务为主,但是最终目的还是有盈利的,不过人性化服务打好口碑而已。校园里有做团购的,有做外卖的,有做打折卡的,有创业组织,做的人本性不算特别坏,不比社会上的奸商,但是大家还是小心吧。同时,个人认为创业组织的锻炼比其他学生团体要大,也更加自由,适合乐于冒险的人。

好了,在上大混了两年,大概学校里面学生干的也就这点东西了,适当参与可以提高自己的能力,扩展人脉,个人认为,学会做人是大学最重要的,当然,成绩不能太差,起码过得去吧。

版权声明:文章由 酷酷问答 整理收集,来源于互联网或者用户投稿,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处理。如转载请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kukuwd.com/article/169739.html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