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比》教学设计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在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比的过程,理解比的意义。
2.掌握比的读写方法,知道比的各部分名称,会求比值。
3.能利用“比”的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问题,感受“比”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
教学重点:理解比的意义以及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比的意义。
一、创设情境,引出“比”。
课件出示光头强的图片。
1.哪几张与图A比较像?
观察后,再把这些图片放入方格纸中,说说为什么像?
2.引入课题——除法还可以用另一种形式来表示:比。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卡通人物入手,初步让学生感知图片像不像原来与长方形的长和宽有关系。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事物的属性像形状那样是不可以度量的,但它们却可以通过两个可以度量的对等的量进行比较,这就是学习比的必要性。
一、建构模型,理解意义。
1.揭示比的意义。
像6÷4,6÷12等这样的,两个数相除,又叫作这两个数的比。
2.学习比的读写法和各部分名称,及求比值的方法。
(1)自学教材第69页的“认一认”内容,并交流学后的收获。
(2)出示比,并说说前项和后项,并求出比值。
0.8:0.4 12:4 (介绍比的分数形式的写法及它的读法)
【设计意图】学习过程从封闭走向开放,给学生独立学习、交流表达的机会,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3.理解生活中的比的意义。
(1)甘蔗汁和水的体积比是1:2。
(2)树高和影长的比是6:3。
(3)我们还可以借助比的关系在不同的事物中求出新的量来。
完成教材第70页填一填,重新认识路程与实践,总价与数量的关系。(路程与时间的比值表示速度,总价与数量的比值表示单价,并区分比和比值)
4.说说身边的比。
【设计意图】结合实际说说每个“比”的意义,目的是让学生感受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也使学生对比的意义理解得更加深刻。
三、探究比与分数和除法的关系。
1.出示表格,小组合作学习,比与分数、除法有什么联系与区别。
2.用字母表示它们三者之间的关系。
a÷b==a:b=a/b (b≠0) 探究:比的后项为什么不能为0?
【设计意图】学习不是简单的信息积累,而是新旧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引发认知结构的重组。
四、拓展练习。
1.在世界杯比赛中,甲队在一场球赛中以6:0的比分大胜乙队,“6:0”的后项为什么是“0”?
2.小强的身高是1米,他爸爸的身高是173厘米。小强说,他和爸爸的身高的比是1:173。小强说得对吗?
【设计意图】通过这项练习,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比的意义,也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比的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五、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